聚氨酯是当今节能保温材料,但它又是易燃的高分子材料,破解聚氨酯易燃问题,是世界各国科技工作者的重大课题,也是能否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关键。现今市场出现不少号称难燃B1级复合聚氨酯材料没有真正达到国家强制执行的标准,北京市建委对不合格聚氨酯材料予以清退,向聚氨酯行业敲响警钟。今年早期,中央领导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机、赢得优势。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有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为推动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应用,杨宗焜聚氨酯高科技新材料研发专家团队愿与行业同仁一起,愿为推进聚氨酯新材料开发做好技术服务和咨询工作。
2013年8月,北京市住建委曾对老旧小区保温材料进行了专项抽检,其中抽检27组材料,5组不合格全部为聚氨酯,引起行业极大震动。情况如下:
当年,北京市完成了1000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改造,其中硬泡聚氨酯复合板的比重占到了76%。今年7月1日起,北京建筑外墙外保温聚氨酯行业开始正式严格执行技术规程——《硬泡聚氨酯复合板现抹轻质砂浆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11/T 1080-2014)(以下简称《技术规程》),对保温板芯燃烧性能的技术要求升级,聚氨酯复合板板芯燃烧性能需达到B1级,与以往B2级要求提高了一个等级。然而,进入市场的聚氨酯保温材料普遍只能达到可燃B2级和易燃级B3级。不少企业为了能进入市场,不惜弄虚作假,在易燃聚氨酯两面涂上无机砂桨,这种复合材料虽也能取得B1级检测报告,但它没有改变板芯易燃或可燃的根本问题,不符合新国标和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的板芯燃烧性能达到难燃B1级标准,也不符合北京市的《技术规程》。另方面让企业更担心的是恶性价格竞争,北京市海淀区招投标B1级聚氨酯每立方米已低至1400元,而市面上却出现以偷工减料方式压价的1100元~1200元/立方米的价格恶性竞争,致使守法的企业无法生存。